不得不说,老一辈和年轻人的装修理念真的是有很大差别,我家里在装修的时候,就一度受到了来自爸妈的“阻力”。
当初,我有很多想做的装修父母都不理解,在他们看来完全是没必要,或者不该去做的,好在我一身反骨,坚持己见,这才做出了下面这8个装修。
时至今日,这些装修也没让我失望,它们可谓是越用越方便,也连带着让我入住2年的家越来越好住!话不多说,一起来看看吧~
一、磁吸式浴帘
当初装修的时候,我父母就坚持让我做淋浴间,按照他们的想法是,不做淋浴间没法挡水,洗澡的时候容易把水弄得到处都是,而且家家都做,自己家不做更是会显得光秃秃的不好看。
但实际上,家里的卫生间面积实在是太小了,本身还不到4㎡的情况下,做淋浴间真的会让卫生间更显拥挤逼仄。
好在我坚持己见,当时没有做淋浴间,而是后面加装了一个磁吸式的浴帘,不用的时候直接拉到墙边,整个卫生间仿佛还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,不会显得拥挤逼仄。
二、电视柜开抽拉孔
电视的位置,按照爸妈当初的想法就是买个大电视柜,再做个电视背景墙。
但我还是选择了做定制的电视柜,中间放路由器、机顶盒的位置,做了一个带后开孔的抽拉板,既保证线材灵活进出,又不会让电视柜显乱。
但我还是得说一句,即便做定制电视柜,也别轻易去做悬空定制电视柜,用久了真的容易出现柜体下沉或者松动的情况,落地式的电视柜就挺好。
三、厨房做电器柜
厨房做电器柜,是我至今仍觉得明智的装修决定,要知道,厨房里最容易显乱,且最占地儿的就是各种小厨电,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、微波炉、电磁炉……
这些东西如果随便放在台面,或收入柜子里,要么就会显乱,要么就是用起来不方便。
反而做上一组通顶式的电器柜,可以将这些电器统统妥善收入其中,兼具收纳能力和易用性。
四、橱柜台面坚持高低台
还有厨房的橱柜台面,我记得当时说要做高低台时,我父母一万个觉得别扭,说“一边高一边低看着多乱多别扭,都做成齐平的多好”。
但实际上,入住这两年以来,高低台真是让我觉得越用越顺手。
高台区洗碗不用弯腰,低台区炒菜也不觉得累,其实就相差10厘米的高度,没想到用起来差别这么大。
当然,还是要按照自己家经常烹饪的人的身高来决定,有个笼统的公式就是身高除以2再加上5厘米,当作低台的高度很合适。
五、阳台做家政柜
包括我父母在内,大多数人家里的阳台基本上只做一边的洗衣机柜,另一边的垭口大多时候处于闲置的状态,但其实这样真的有些浪费。
多花个千把块,其实就能做出一个通顶式的家政柜,里面用来放吸尘器、洗地机,或者当作扫地机器人的基站收纳柜都很合适,将这些清扫和五金工具收纳其中,也不会让家里显得杂乱无章。
六、能解放双手的电器一定要买
很多父母觉得没必要的家电,对我来说反而是不可或缺的,我简单举三个例子。
其一,内衣洗衣机,父母觉得只用手洗就行,但只有用过才明白,有了它这能释放双手,省心许多。
其二,扫地机器人,可以说买了它以后,我就再也没亲自扫过地,都是出门的时候打开,即便家里养猫,地面也总是干干净净的。
其三,洗碗机,这东西同样是个解放双手的神器,即便是三口之家我也建议用,毕竟现在千元级的洗碗机比比皆是。
七、鞋柜底部留两层
我每次去爸妈家里,发现门口的鞋柜总是乱乱的,究其根本,还是因为做成了直接到底的设计,没有留出悬空格来收纳鞋子,时间长了,很容易因为懒得开关柜门收纳,而导致玄关杂乱。
我家在装修的时候就吸取了这个教训,不仅做了底部留空,还直接做了两层,一家三口的鞋子统统都能放进去,尽量避免玄关入门空间变得杂乱,私以为还是挺值得肯定的设计。
八、复杂装饰统统不做
最后,爸妈家里那些曾经流行,现在却早已过时的装修,我也不会再去做,同样地,我拿“墙地顶”这三处最基础的硬装举几个例子。
之前的什么软包背景墙、大理石背景墙,无论是客厅和卧室我都不会再做,全屋通刷乳胶漆,又省钱又耐看,还更加环保。
地面波导线也是个画蛇添足的装修,除了“装饰”别无他用,而这装饰反而切割了家里视觉上的空间感,显得格外突兀,全屋通铺就很好。
灯槽吊顶,还有什么繁琐的吊灯,就更是藏污纳垢的罪魁祸首,我装修时果断选了智能超薄吸顶灯,每天语音开关,还能变换色温,不比费钱费力做什么吊顶吊灯强?
以上8处,就是我当初不顾父母反对,强行去做的8个“反骨装修”,放到入住2年后的今天来看,反而正因为它们的存在,让我的家越住越好住!
有时候,装修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,坚持己见未必是错的,你说是不是?
睿迎网配资-炒股配资在线-网上配资网-股票配资官网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