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近年来,清江浦区深耕初中教育,用好“集团化办学织密优质资源网、加大经费投入筑牢发展后盾、强化师资建设激活育人动能、推进课堂改革点燃学习热情”等关键“四招”,区域初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。近日,市委办《信息专报》专题刊发清江浦区加快提升初中教育质量经验做法,全文转载如下:
初中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,更是县中振兴行动的重要基础,备受社会关注。近年来,清江浦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,瞄准县中振兴目标,全力推动初中教育改革向“优质均衡”纵深发展,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。据省教育厅反馈,清江浦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申报条件,目前已申报国家评估认定。
展开剩余80%统筹推进集团一体办学,织密优质教育资源“共享圈”。为破解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、校际发展差距偏大等难题,清江浦区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创新路径,统筹推进集团化办学,2021年制定出台《关于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》,在原有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开展一体化、联盟式集团办学实践试点,成立清河开明中学教育集团,吸纳清江浦中学、白鹭湖中学作为成员校。通过推动集团内各校区在人员调配、教学进度、校本教研、质量调研、师资培养方面实现“五个一致”;在办学理念、管理经验、名师引领、课程资源、办学成果方面落实“五个共享”,深度促进教科研训一体化合作,办学成效逐渐显现、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,2024年清河开明中学教育集团总生数由成立初的3780人增至7700人,学生数量翻倍。为进一步放大集团办学辐射引领作用,2024年又成立北京路中学教育集团和浦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,实现区域内教育集团100%全覆盖,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。2024年,辖区内5所学校获评全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,3所学校获评初中质量提升学校,1所学校获评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。
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,增强学校内生发展“动力源”。为提升初中教育质量,为县中振兴打下更坚实基础,清江浦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,优先保障教育经费,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。近三年投入436万元对中考质量进行考核奖励,充分激发学校、师生积极性。筹措33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课后服务补助,确保全区14所公办初中约1.9万名学生均能享受优质课后服务。投入24万元提升清河开明中学、清浦开明中学两所学校心理咨询室设施设备水平,今年计划再投入20万元,改造升级成志中学、浦东实验中学两所学校心理咨询室,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心理防线。投入248万元支持白鹭湖中学、清河实验中学等5所初中升级改造实验室、多媒体、校园监控设施,为师生营造更加现代化、更加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,推动校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。
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,打造名校名师集聚“强磁场”。锚定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,不断优化初中教师队伍结构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为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优化教师年龄结构。2021年以来,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08名初中紧缺学科专业教师,为初中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。针对新入职教师,构建“岗前培训+一年跟踪”的成长体系,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校园安全、职业规划、师德师风等专题培训,助力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。均衡分布优质师资。推动132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交流轮岗,交流比例达50.6%。大力实施“三名”(名教师、名校长、名学校)工程,初中评选6名“模范教师”、74名“名教师”,现有2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,形成每个集团、每所学校都有“头雁领航、群雁齐飞”的良好格局。创新教师培训模式。深化凤凰智库培训合作,为初中名校长、学科骨干开展订单式专题培训,助力领军人才成长;常态化开展班主任职业技能培训,全面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能力,实现全员覆盖;紧扣教学改革前沿,每年组织不少于16学时暑期全员集中业务培训,推动教师深入研习新课标、新教材,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。
聚焦课堂改革精准施策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“内驱力”。构建“行政推动、调研视导、集团辐射、校本研修、专业指导”五位一体推进机制,有效提升初中教育课堂教学质量。清河开明中学的“人本学堂”聚焦学生主体性,打造以生为本的活力课堂;清浦开明中学的“互动共生”课堂,通过师生、生生深度互动,实现教学相长;北京路中学的“131课堂”以科学的时间分配与环节设计,提升课堂效率;浦东实验中学“生态融学活动课堂”以“活动单导学”形式,将活动融入课堂,推动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,形成良好示范效应。2025年4月,清浦开明中学承担的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《指向创意实践的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创新行动》,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与创新实践,顺利通过省级调研视导。在课堂改革引领下,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、学习积极性更加主动、校园文化更加向上,学风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。
发布于:北京市睿迎网配资-炒股配资在线-网上配资网-股票配资官网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